本會計稅務中心創辦人為資深會計師,曾協助香港稅務局評稅約廿年,經驗豐富,擁有真正稅局實戰工作經驗,樂意為大眾解答稅務局行政及專業上的諮詢,歡迎致電:2540 8583,本公司創辦人為會計及稅務專業人士
商業 / 會計及稅務Professional Centre

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 The Salvation Army Lam Butt Chung Memorial School 辦學宗旨 : 學校透過分享耶穌基督的愛和真理,得以在知識上、成長上、關顧他人–特別那些有極大需要的人士,能夠有所增長。 學 習 生 活 每週上學日數 : 5 天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8 每節一般時間 : 30-45 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 : 8:15 一般放學時間

保良局錦泰小學 Po Leung Kuk Grandmont Primary School 辦學宗旨 : 「以學生為本,發展全人教育」:本著「因材施教」的精神,讓學生在充滿關懷與愛心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從而建立積極與正確的人生觀,表現出愛己、愛人、愛校、愛國的精神。 學 習 生 活 每週上學日數 : 5 天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7 每節一般時間 : 45 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 : 8:10 一般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創辦於一九七七年,為東華三院設於新界的第一所小學。翌年九月開始率先推行活動教學,於一九八二年實施全日制,甚獲區內家長的歡迎,而學生亦因留校時間多了,而獲得更多照顧。學校行政方面,隨著時代的需要,我們是不斷改進,與時並進。 本校校風淳樸,培養學生知書識禮、大方得體,懂得自尊、自重、自愛、自律,更能尊師、敬老、愛友。 學校類別為政府津貼小學男女校。 本校於二零零六牟二月一日前是

佛教何南金中學(觀塘區) BUDDHIST HO NAM KAM COLLEGE 辦學宗旨: 深信學生有可塑性,可透過教育,提高學生質素、發展潛能;全校教職員同心合力,教導學生成才;校方營造有利環境,供老師作專業發揮。 課外活動/ 聯課活動 學校注重同學在學業、成長及潛能三方面均有發揮。按本校制訂的初中及高中階段的「學習經歷表」,促使同學在不同階段有最起碼的生活及學習體驗。本校有30多個學會及興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葵青區)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 辦學宗旨: 以宗教、仁愛、理智、及基督福音作為最高指引,培育全人均衡發展。培育積極人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美麗的成果,透過不同的活動誘發他們自我完善的動力,以及培育他們擁有關心自己,關懷別人,愛護學校和社會的心。 學校健康生活 中一及中二學生留校午膳,午膳由家長教

大埔三育中學(大埔區) TAI PO SAM YUK SECONDARY SCHOOL 辦學宗旨: 竭力提供優質的基督化教育,致力協助學生培育基督的品格。確保學生在靈、智、體三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讓他們發揮潛能、造福人群,豐富人生意義。 學校健康生活 本校安排初中同學必須留校午膳,為同學挑選合適午膳,以符合衞生署所建議的健康飲食守則及聖經中之飲食教誨;為減低師生患流感的風險,安排師生注射預防流感

東華三院李志雄紀念小學 T.W.G.Hs. Lee Chi Hung Memorial Primary School 辦學宗旨 : 本校秉承東華三院服務社會、作育英才的辦學宗旨,推行「全人教育」,發揮同學多方面的潛能。本校並以校訓「勤儉忠信」為勉,幫助同學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學 習 生 活 每週上學日數 : 5 天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8 每節一般時間 : 35 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 :

高雷簡史 本港六十年代末期,時值經濟不景,失學青少年眾多,本校辦學團體「高雷旅港同鄉會」有見及此,乃於一九七一年創辦高雷中學,盡量收容家境貧困、面臨失學之學生,並代謀半晝兼職,以助家計,開「半工讀」之先河,為貧苦青少年創學業之新機。 由於本校辦學成績裨益社會非淺,備受香港政府嘉許,特准於一九八八年由私立非牟利學校轉為津貼中學,並獲撥地八萬餘呎,於觀塘興建現代化校舍,宏敷教澤,作育英才。 辦學宗旨

何東中學(灣仔區) HOTUNG SECONDARY SCHOOL 辦學宗旨: 本校致力營造一個設備完善及關愛的環境、並提供切合現今瞬息萬變世界 的均衡教育,培育學生養成自強不息、學而不倦的精神。 學校健康生活 本校著重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恆常鼓勵她們參加健康保障計劃。為保障初中 學生的健康,中一、二級學生必須留校午膳,於流感高峰期間,本校實行多項防護措施, 校方每年亦邀請衛生署派員到校

學校歷史 School History 1872年美國基督教宣教士校祖那夏理女士於廣州創立真光書院,開南中國女子教育的先河,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 1935年至1973年間先後在港開辦香港真光小學及中學、九龍真光中學、香港真光中學及真光女書院。 1975年堅道校舍開辦香港真光英文中學,1995年遷校鴨洲,1999年改名為香港真光書院,2010年慶祝三十五周年校慶。 Ms Harriet No

辦學宗旨 「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以協助幼兒德、智、體、群、美全人格的發展為主體,同時讓幼兒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建立優質學前教育服務,並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以期家長教育能配合學校教育,學校亦會配合/滿足家長需求,並持續不斷改善教育服務質素為己任」。 教學模式 以「主題」教學為主,並因應兒童的興趣而作出「專題研習」,以兒童為主導,進行專題探索研習。另;亦有為提昇兒童的語文能力之「故事綜合教學」,讓兒童

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是香港教育學院附屬學校,位於香港教育學院校園內。作為本港主要培訓教師的機構,香港教育學院在推動教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學院認為成立一所幼兒發展中心及一所小學,以作研習、示範及分享學與教,對於協助提高本地教育質素是相當重要的。 • 香港教育學院前校長許美德教授及一班教育學院教職員於1997 年興起了建立一所小學的意念,後由香港賽馬會慷慨捐贈了九千二百七十四

嘉諾撒聖家書院(九龍城區) HOLY FAMILY CANOSSIAN COLLEGE 辦學宗旨: 發揚基督的價值觀,提供積極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認識自己,成為有愛 心及進取的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對社會、祖國的責任感及歸屬感。 學校健康生活 著重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心靈培育方面,有「共創成長路」計劃及各宗教活動教導學 生追求真善美等價值。健康教育方面,參與「初中適體能獎勵計劃」;高

牧愛小學下午校 聖公會牧愛小學下午校創校於1963年,為聖公會牧愛堂主辦,是一所津貼半日制男女小學。本校以「仁愛、勇敢」為校訓,本著基督的精神,以學生為本和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達致全人教育的目標。 本校致力營造一個積極進取、溫暖及充滿關懷與愛心的環境,建立優質的教師團隊,締造愉快的氣氛,不斷創新發展,力臻完善,培育人才,服務社群。 校舍樓高三層,開設十二班,並設有禮堂、操場、電腦室、中央

以下的教學模式都為本園所採納,並符合以「兒童為本」的原則而推行。 Learning Centers 學習角學習 課室內會因應主題以開放式設計不同的學習角,包括有語文角、識數角、美勞角、康體角、閱讀角、談心角、科學角等。每個角的內容具明確的目標性,提供多元化的物料及深淺不同程度的教具,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的學習活動。老師會在適當時候介入學習角內的活動,以分組或個人輔導形式促進幼兒的學習

新亞中學(九龍城區) NEW ASIA MIDDLE SCHOOL 辦學宗旨: 1)繼承新亞書院的人文教育精神,發揚中國文化。2)培養學生品德與正確價值觀,建立對家庭,社會,國家及與世界的責任感。3)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啓發學生潛能,以達致全人教育。 學校健康生活 舉辦健康校園雙週、初中留校午膳(營養午餐) 、水果日、 學生體能訓練。 地址:九龍土瓜灣農圃道6號 電話:27112206 電郵

10 Carmel students represented Hong Ko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rst Lego League World Festival held at Atlanta, USA between April 13 to 17. They were ranked 14th in the Robotic Performance Category

1889年廣州浸信會教友在廣州開辦書塾,並於十一月廿八日通過辦學議案,定名「培正書院」,舉馮景謙為總理。雖然,香港培正分校建於1933年,但實際上我校至今已過一百多歲了。 在1933年時,我校在何文田購地五萬餘方呎,建校舍。而最初只設有小學六班,並沒有設立中學部。直至1935年九月才開設了唯一一班初中一。延至1938年,新校舍建立,增設了初中部。而在1940年,更增設了高中部。 可惜在1941年

本人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並完成商業管理的碩士課程。多年來幫助了不少港島區學生的學業,現搬遷至新界區,希望幫到更多學生及家長。主要專科補初中(中ㄧ至中三)數學及英語,可以「上門1:1」、「小組」、「網上視像會議」形式進行補習!
  • 顯示更多
篩選 ×
按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