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DB
-
健康及醫療
-
身體檢查
此資訊已過期,不保證資訊準確性
更新於: 2010-09-15
刊登者: Chinese Meridian Computer Testing
詳情內容
经络是中国传统中医学体系的基础概念,“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它主要论证经络循行线,和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是古代医者长期广泛运用在病症诊断、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领域当中,并延续至今为国内外大多中医院校教育和医疗体系延用。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在“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攻关计划中,都把相关课题列入,通过这些国家的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经络在现代医疗各方面推广与应用取得了很大进步。
很多经络的研究结论都表明人体表面沿经脉的大多数穴位都具有高电导和皮肤低电阻(low skin-resistance point )特性。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谷一雄进一步指出,皮肤中存在导电的“良导电”和“良导络”,并初步论述了这种现象和脏腑的关系。近年来,对穴位电阻的研究表明:健康人的穴位电阻最低,穴旁次之,非穴点最高。根据这一相关理论,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日本清小芳太郎就设计出经穴探测仪,采用皮肤电阻的原理进行灸点测量,欧洲以德国为代表,其针灸学会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德国人以其固有的严谨的精神在不知道经络这个概念的前提下在此领域也颇有建树,德国一位医师,Dr.Reinhold V011(1909-1989),他发现人体电的特定点和人体脏腑正常与否有密切相关性,并于1955年设计出第一步可以测量人体穴位的电针仪,1959年又发现电针的一种特殊功能:检测药物的疗效。继而研究癌症、食物过敏等多种病症与电针诊断的正确率,这种仪器被称为“穴位电机能筛选检测仪”(Electro-Der-mal&Screening Device),简称ESD“穴诊仪”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夏威夷大学与台湾合作,选择500例测试以了解穴诊仪的可能性,90年代初,此计划扩充至2500—3000人。 本产品CCT中医经脉电子检测仪是受世界量子医学启发,根据中医传统经穴诊疗方法,利用人体十二经脉的电学特性(1950年.日本生物学家中谷义雄发现经络有低电阻导性),选择人体12条正经的24个原穴,测其特定条件下的电导值,根据中医阴阳和五行理论,按照中医经脉测量平衡性进行信息采集、归类、比对和分析,得出相应病症结果,把此结果根据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和地域等维度组合成库,用数理统计的方式形成数学模型,应用过程中把当前检测数据与已形成的数据模型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该检测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对病症状况发出提示及给出相应的调理方案。
本产品主要应用于如下三类人群:
1)我们第一类客户主要是专业医学机构及专业医学人员。近几年来中医在国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特别是在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西欧、新加坡和其它东南亚等国家,都从中国高薪聘请中医人才到他们的国家去讲学和行医,从而促使了中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们通过对国外市场调查发现,许多外国的中医师或年轻的中国中医师,都感到要快速、真正掌握好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难度较大,他们迫切需要一种现代化的辅助诊断仪器,来帮助提高其诊治水平。而CCT中医经脉电子检测仪,恰好能够运用在这一领域。
2)第二类客户保健美容厂商、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一般来说,保健业分为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行业。只要把保健服务行业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揭开推拿、美容、体育、水浴、足浴等巨大市场的面纱,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对人自身健康的关注。
3)第三类客户是社区和家庭。现代社会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人们一般精神都较为紧张,而食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又时刻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不健全的医疗体制使医院成为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因此,随时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降低家庭“因病致贫”的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采用中医经脉平衡分析原理的本产品,具有中医一贯的“上医治未病”的理念,能在诸多病症的早发期甚至未发期给出病症预警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都具有不合理的倾向,并且个人常不自觉或不自知,如果长时间不加以提醒和纠正,就很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经常使用本项目产品就能帮助个人及时调整膳食结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甚至能提供专业级的营养保健方案。
有中英文版本:
此動作將顯示廣告中的所有訊息,並重開此廣告的訊息功能。您確定要繼續嗎?
此動作將令用戶無法在此廣告訊息部分留言。您確定要繼續嗎?
日後如要顯示此部分,您可再次更新您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