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開埠以前,已經有漁民在香港仔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約為30萬人。
(1)
南區為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
(2)
位於置富花園附近的薄扶林村是港島歷史最悠久的鄉村之一。據村民所述,薄扶林村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3)
香港最早發現洋紫荊的地方,就是薄扶林的鋼線灣沿岸,亦即是目前的數碼港。數碼港特別闢建「洋紫荊花園」,以作紀念。
(4)
在港島四區中,南區擁有最多著名的沙灘。
(5)
南區有遠近馳名的魚蛋粉舖。
(6)
南區的康復設施很多,且集中於沙灣徑、黃竹坑以及舂坎角。其中包括五所特殊學校、九所兒童醫院、康復醫院、護養院及療養院等。
(7)
香港的資訊科技旗艦「數碼港」位於薄扶林鋼線灣,佔地高達24公頃。
(8)
南區的學校種類很多,包括小學(24間)、中學(17間)、職業先修學校(2間)、中華廚藝學院(1間)、特殊學校(3間)及國際學校(5間)等等。
(9)
南區共有9個公共屋邨,共容納約11萬3千人。
南區過去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原屬東區,而其餘部份則屬於西區。1981年因應代議政制發展,政府依據人口分佈重新分區,以便每區人口相若。於是把原來西區摩星嶺道以南及原來東區的赤柱及石澳合併,組成南區,而剩餘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為中西區。另外,介乎奇力山及田灣山之間的部份地段亦有所調整,由原屬中區及西區,分別劃給南區及中西區。南區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現存的古蹟有黃竹坑石刻。到了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香港仔及雞籠灣生活的漁民。而當時香港仔的石排灣曾以轉口香木製品而著名。當時由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更載有多個位於現時南區的地名。在薄扶林水塘與建以前,山上的水都會在瀑布灣的瀑布流入海裡,而瀑布灣則鄰近廣州與外國的海路貿易航線,所以不少中外航海人士到該處取淡水補給。而區內薄扶林村及黃竹坑舊圍更是香港島少數由原居民建立的村落。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華人聚居地之一。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著工業區的角色。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19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南區一帶於1960年代之前,一直是漁民的主要據居地。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
相關知識:深水埗古老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