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论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弓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在天人关系上,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人能制天命而用之。另外,荀子繼承孔子的地方,还在于他對於禮和師法的重視。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皆源自孔子,同樣都是擁護〈周官‧王制〉所稱述的周代禮制及秩序。不過,二人的主張與思想卻大相逕庭,現就其兩人之學說內容作一比較。 在宇宙觀方面,他認為「天」是沒有意志的,也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是一個自然的現象,與人事無涉。因此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此外,荀子認為與其順應自然,倒不如征服自然,使自然「為人所用,為人所使」,並從而提出「人定勝天」的主張。 在倫理觀方面,荀子主張「人性惡」,因為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好利而惡害」。他在〈性惡篇〉說:「目好色;耳好惡;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逸。」而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便會「則必爭」,這就是「人性惡」的原因。由於人生下來即俱有這些惡性,因此若任其順性發展,爭奪、殘賊、淫亂等惡行便隨之而起。所以,荀子認為要使人向善,就必須靠後天人工的節制和教育。 由此二人的倫理觀及人性論都有所不同,因此兩者提出的修養方法亦不同。 荀子認為人是性惡的,若要使人歸於向善,就必須對人作出一些規限,即是「師法」。荀子在〈性惡篇〉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由此觀之,人必須先克服「動物性」,然後才能得以為善。不過,這種「善」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人為、後天的歪曲,故稱為「偽善」。雖然荀子否定人有自覺之善心,但他承認人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因此人亦能夠成「善」。另一方面,荀子以「禮」為一切典章制度、道德儀節之總名,故主張「隆禮」,來約束人的醜行。 在政治方面,荀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張「禮治」。他積極鼓勵以禮樂制度來節制人之情慾,以克服人的惡性。並且,荀子亦憑著「禮」來使人民「明分使群」,即是使人類群居生活而不爭,殘賊淫亂等惡行而不行。此外,荀子亦靠「禮治」來維持社會的等級。他認為「禮」必須具有「別」的功能,使貴賤長幼、貧富輕重先有等差,然後再確定每人的權利和義務。權利義務既經確定,便可以使人各安其份,社會就自然安寧。 荀子主張「尊君」說,荀子在〈富國篇〉說:「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欲惡同物,欲多而身寡,寡則必爭矣,故百技所成,所以養一人也。」荀子認為君主如果沒有至尊無上的權力,便難以執行其職務。所以,他主張把權力歸於君主,並強調必須用君權使人民「服禮」。雖然荀子認為君主可以專權,但絕不可獨治,因他深信「君臣分工」,認為國家之行政運作應任用賢臣來輔助。這樣,君主便可不勞而治。 另一方面,荀主張「法後王」,但並不代表反對先王政治的不完善,而是認為堯舜之道實在太渺茫,不足為法。況且,古事亦未必適用於當世。因此,他認為執政者應取法於近世的王道,即是周代文王、武王、周公所立的制度。所以他在〈非相篇〉說:「欲知上世,則審周道」。 總括而言,荀子學說基本上是源自孔子,雖然其內容重心因時勢及個人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原則上荀子仍以儒家所提倡之人治為本體,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故難怪清末思想家譚嗣同說:「二千年之學,皆荀學也。」 相關知識:萬世師表的紀念日http://hk.88db.com/hk/Knowledge/Knowledge_Detail.page?kid=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