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民主黨的背景和成立~~

148 1
民主黨的背景和成立~~

民主黨是香港的政黨之一,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三大政黨。現任主席為李永達。



民主黨的成立

民主黨是香港正式的政黨中早期成立的,黨員人數超過600人,曾經是市民支持度最高的政黨,但目前已被有親中、親政府傾向的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所接近。民主黨的前身是香港民主同盟 (簡稱港同盟) 及 匯點。香港民主同盟是由李柱銘、司徒華、劉千石(已遭革除黨籍)、張文光、何俊仁、文世昌(已移民)、李永達、陳偉業(已退黨)、吳明欽(已身故)、黃匡忠、劉江華(已轉投民建聯)等人在1990年4月6日正式創建。首任主席為李柱銘、副主席是楊森及張炳良。建黨初期以集合本地民主派為目的,所以成員中有不少人原來都是其他壓力團體的成員。政綱方面,除了支持推動普選以外,較著重推動環保政策及監察政府方面。香港科技大學建校時期,由於外圍環境影響及香港內部的工資急速上升,使原來興建的經費嚴重不足,惹來超支疑雲。當時港同盟的吳明欽首先在立法局上質詢政府對有關工程的監控,獲得了市民的信賴。

民主黨的分裂

為應付立法局由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所制定的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亦第二次直接選舉,1994年10月2日,港同盟與中間路線的壓力團體匯點合併成為民主黨,並邀請匯點的原主席張炳良作副主席。從此民主黨的路線變得比較中線。與此同時,不少前學生組織幹事亦在這個時候加入民主黨,使黨內形成三股不同的勢力:相對比較保守和右傾的原港同盟人馬、中間偏左的前匯點成員、以及激進偏左的學生勢力。這三股勢力之間的磨擦,成為了日後民主黨分裂的導火線。在回歸後,由於政府及中聯辦在選舉制度及政策實施方面諸多打壓,使民主黨在回歸後首次選舉失利。以陶君行為首的激進的學生勢力退出民主黨,並成立社會民主陣線,其後轉投另一政治組織前線。2000年6月,劉千石因同時持有民主黨和前線的會籍,遭民主黨革除黨籍。2002年12月,陳偉業因不滿楊森接任民主黨主席而宣佈退出民主黨。



民主黨在特區時代的發展

在1998年舉行的第一屆立法會選舉中,由於受制選舉制度,該黨在直選議席中得票率達43%,但只贏得了13個議席,而在2000年舉行的第二屆次立法會選舉,60個議席中,則佔12個。2000-2003年,民主黨內訌不息,龍緯汶、梁安琪等,先後退黨。民主黨的支持率下降,有人相信是由於港人更關注經濟民生,而不是政治改革方面的問題;亦有人認為是由於香港特區政府的民望下跌,港人不滿政治形勢所致。楊森接任主席。不過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之後,泛民主派的聲勢壯大,使民主黨的支持度微升。在2003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取得大勝,取得95席。但由於董建華堅持依前例委任區議員,令民主派未能成為香港區議會的最大勢力。在2004年的立法會選舉中,雖然於普選中得票比第一、二大黨自由黨及民建聯多,但由於立法會選舉使用比例代表制,另有部份議席透過功能組別選舉,結果民主黨在立法會的議席比上屆少了3席,下跌成為第3大黨。而於在港島區的配票方面,過份強調李柱銘選情告急,導致何秀蘭以八百多票的微少差距落敗,楊森不再競逐連任,李永達接任主席,為香港政黨第一次黨主席差額選舉。


相關政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