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範圍包括大埔、大埔滘、汀角、船灣、以及部份的西貢半島北部地方,總面積約為 14,800 公頃,是香港的第二大行政區域。根據2001年政府的統計,大埔區的人口有 310,879 人;主要聚居於 6 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大埔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大埔新墟的私人屋苑,也有不少居民散居於區內 133 條大小村落。2005年,世衛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 90 個安全社區,也是全港第 3 個安全社區。大埔區位於新界東北部,以往是純樸的鄉鎮,經過多年發展,現已蛻變成現代化的城市。區內仍保留歷史文物,令大埔區充滿文化氣息。林村位於大埔西北面,區內有兩棵稱為「許願樹」的香仔樹。每逢新春,各方善信都會帶備「貴人寶牒」前往許願樹,並把所許的願望寫在寶牒上,然後再將寶牒繫於圍欄或新建的許願架上,祈求願望成真。許願樹附近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大埔區最具規模的天后廟。 大埔古稱「大步」,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才稱為「大埔」。大埔在中國史籍中的記載可以上溯至五代的南漢,大寶六年(963年),後主劉鋹招募 3,000 人於「大步海」(即吐露港)採集珍珠,並設置「媚川都」。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因長期採集網羅淨盡,才明詔罷採,大埔的採珠業自此式微。中國南方的氏族如「大埔頭」的鄧氏、「泰亨」的文氏、「林村鄉」的鍾氏等自宋朝開始遷到大埔定居。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實行遷界,使大埔區頓成荒域。康熙八年(1669年)批准復界,為恢復經濟,朝廷鼓勵外地人士入遷墾荒,其中以由江西、福建、惠州、潮州、嘉應等地遷入的客家人最多,建立圍屋聚族而居。明朝萬曆年間,龍躍頭鄧氏分支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在今日天后廟後的汀角路建立「孝子鄧師孟祠」紀念孝子鄧師孟,於康熙十一年 (1672年)向新安知縣申請建墟,在已圮毀的「孝子鄧師孟祠」原址建立「大步墟」。泰亨村文氏於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於「大步墟」隔河另設「太和市」,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廣福橋」聯結太和市和林村河北岸的「大步墟」。英國租借新界以後,在1913年於「太和市」興建大埔墟火車站,「太和市」逐漸取代「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大步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4月,英國軍艦駛入大埔海登陸,舉行接管新界的升旗儀式,由於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英國人以此作為新界的行政中心,設立理民府、警察總部及鄉議局。位於大埔區的北約理民府管理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沙田區,但不包括九龍水塘以西的地域及西貢北(當時屬南約)。1948年,元朗區從北約分裂出來;到後來1970年代,沙田區在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之時自立成為單獨一區;最後是北區於1980年獨立成區。根據香港行政區劃,大埔區也包括西貢北,以及靠近惠州的東平洲。相關知識:香港最早發現洋紫荊的地---南區 從林錦公路入梧桐寨村經萬德徑便可直達林村瀑布,瀑布在林村谷南,大帽山北麓,此地叢林密佈,幽深雅緻,成為愛好攝影者常到之處,當然造就了不少沙龍佳作。 位於林村鄉放馬莆的林村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大埔區最具規模的天后廟。廟宇除正殿為天后廟外,兩側分別是文武殿和義祠,義祠內供奉12位護鄉烈士,每年秋分,鄉民共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