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或稱做心理疾病、情緒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俗稱精神病,主要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結果認為主要是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心理活動、行為、及其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要特徵的病症。精神疾病主要分為輕型精神疾病與重型精神疾病。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有強迫症、抑鬱症等。常見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輕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現在感情障礙(如焦慮、憂鬱等),思維障礙(如強迫觀念等),但患者思維的認知、邏輯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現焦慮、強迫觀念等表現,但此類患者的認知、邏輯推理能力將會變的很差,自知力也幾乎全部喪失。對由於大腦病變所導致的器質性精神疾病,或中毒性精神疾病需與一般的功能性精神疾病加以區分。輕型精神疾病有以下幾種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恐怖症等。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對精神疾病的診斷,目前醫生主要還是用「聽其言、觀其行」的方法。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的行為並與病人溝通,來了解病人內心世界的想法,從而來判斷病人的思維,認知能力,還有自知力等,在判斷病人的病情如何。除此之外,醫生有時也會讓病人去做一些生化檢查或X光、MRI等檢查,通過對病人血液里某些生化指標和對腦成像等檢查,對判斷病人的病情是會有一定幫助的。為什麼會患上精神病?精神病沒有單一或明顯的病因,通常由多種誘發因素互相影響而產生: 生理因素腦部化學物質失調、腦部受損、身體疾病;心理因素個人性格、情緒;環境因素生活壓力、重大轉變、創傷經歷、葯物作用;遺傳因素精神分裂症、抑鬱躁狂症等精神病有遺傳傾向。相關知識 :小心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