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在最新一期《風險通報》透露,過去半年自殺身亡的十二名病人,均有負面和壓抑的情緒,但住院期間或回家前均沒透露自殺念頭。對於十一人都在回家暫住期間自殺,相信是他們回家後難以面對出乎意料的改變,但醫院分析該等個案後,仍找不到明確令他們自殺的原因。不過,該局無意改變讓病人回家暫住安排,認為是融入社會的重要過程,只建議為提高病人安全,醫護人員應推行多項改善措施,病人離開醫院前,院方應評估他們自殺的風險,並將有關資料存檔,病人回家期間,則要與其家人保持溝通。又特別要求醫院改善腫瘤科病人和長期病患者的心理和情緒評估工具,及加強溝通。該局又透露,去年有三千八百多宗病人跌倒個案,有五百三十多名病人失蹤,另有一千四百多宗職員被毆打或恐嚇個案。絕大部分個案均沒有受傷和造成傷害,後果不嚴重,但亦有少數病人因而有永久傷害。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關注過去醫院沒有記錄病人情緒和精神狀況的資料,未有全面評估他們是否適合回家暫住。他說,末期病人回家後會發現一些從前能自己做的事情,已無法靠自己完成,又或因一時感觸而尋死,醫管局應查閱死因庭有關該等病人的審案謄本,了解病人死因並吸取教訓,找出自殺風險高的病人,做好預防工作。他又說,病房內長者跌倒「可大可小」,曾有長者因醫護人員沒有拉高牀邊的欄杆,從牀上跌下來,導致髖骨骨折,醫院必須做好防滑防跌措施;又曾有家屬到醫院接有老人癡呆症的病人離開,發現病人不見了,最後在醫院附近的天橋底尋回,但已跌至遍體鱗傷。他認為,院方應為失蹤風險高的病人如智障、癡呆症病人等,帶上可追蹤行蹤的手帶。至於藥物事故,他說醫院每月處理數以十萬張藥單,二千宗事故的比例相對低,但醫護人員仍須加倍小心,嚴格遵守有關開藥和配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