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治療哮喘的類固醇不一定有副作用

69 2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它像一把雙刃的刀,用得好可以治百病;使用不
當則可能傷害身體。許多人不了解這一點,對類固醇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患了需
要使用類固醇來治療的疾病,仍舊不肯聽信醫師的建議使用這個藥物。也有人雖
勉強遵照醫囑使用類固醇,卻在使用沒多久後自行減量服用或提早停用。殊不知
如此自作主張,到頭來往往都是害了自己。


類固醇又名「腎上腺皮質素」,顧名思義它是由腎上腺皮質所分泌的,是維
持我們身體正常運作很重要的一種荷爾蒙。人要活動,就需要消耗養份,但是光
消耗不儲存,身體的能量很快就會用光。就像我們銀行裡的帳戶,若只是提款而
不存款,很快就會破產。類固醇對於身體的作用,就相當於提款機一樣,可以提
出身體的養分以供身體利用。在緊急狀況時,還可以大量提款,以渡過難關。因
此,在合理的劑量下,短期使用類固醇,對身體並不會造成傷害,只有長期、大
量使用類固醇,才會產生副作用。


類固醇的副作用,有幾個可能的形成原因,最常見的是由於民眾亂服成藥所
造成。許多不肖廠商為了賺錢,常在某些藥物(尤其是一種俗稱「黑藥丸」的治
酸痛藥丸)加入類固醇,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長期持續服用,直到有一天副作用出
現了,才知道自己吃的是類固醇。其次是病人不遵醫囑用藥,自行調整藥量,以
致疾病控制不好,必需長期服用看似小量,但卻超過安全劑量範圍的類固醇。還
有另一種情形是患者的疾病非用大量類固醇無法控制,這時醫師只有想辦法儘量
減少類固醇的劑量,或嚐試併用其他副作用較少的藥物。以降低類固醇的副作用。


以哮喘而言,目前的研究認為哮喘是一種呼吸道的發炎性疾病,而類固醇是
治療這種發炎最有效的藥物。由於哮喘的這種發炎性變化主要出現在呼吸道之內
,因此用吸入型藥物來治療是很理想的方式。比起一般的類固醇,用來治療哮喘
的吸入型類固醇,有更強的局部抗發炎作用、更少的全身性副作用。因此,在一
般的用量下,吸入型類固醇即使長期使用,也不會擔心會有副作用。

當然吸入型類固醇也不是全無缺點,它的作用開始時間較慢,使用後少則三

五天,多則一至二週效果才會出現,沒耐心的患者往往錯殺忠良,以為這個藥沒
效。其次是吸入型類固醇大量使用後可能出現口腔念珠菌感染以及聲音嘶啞等局
部副作用。比起口服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這些局部副作用,可說是小巫見大
巫。而且,患者在吸入後,若能立刻用清水漱口,即可大幅降低這些副作用產生
的機率。


第一種吸入型類固醇在1972年被製造出來,距今已二十多年。近十多年來,
吸入型類固醇已被醫學界公認為治療哮喘最有效的藥物,台灣引進吸入型類固醇
,雖也已有一段時日,然而除了少數專家,許多醫師對它的特性仍一無所悉。甚
至還有許多醫師仍然以為吸入型類固醇跟口服類固醇一樣,也會有全身性副作用
。四年多前,我剛從國外進修回來,開始大力推廣吸入型類固醇之際,就曾聽病
患轉述,某個教學醫院的醫師竟然指責我「濫用類固醇」。近年來,經由許多次
的演講,再加上胸腔醫學會的大力宣導,一般醫師也逐漸了解吸入型類固醇在哮
喘治療的重要性,指責之聲終於不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