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茶餐廳--趣事話你知

185 1
荼餐廳「搭枱」

一般茶餐廳的枱都會是四人方枱或者是六人至八人的圓枱或長枱。也有些是二人枱。 一些茶餐廳會在枱面上放上透明玻璃。玻璃下會有餐牌。 座位一般都有椅背。主流的茶餐廳座位一般都是無椅背圓櫈。 部分茶餐廳會有廂座(香港人稱「卡位」),據說最先源自火車的卡座。由於坐卡位會有較多的私人空間,所以甚受顧客歡迎。但部份茶餐廳的卡位非常狹窄,四人座位平時最多只能坐二人。 絕大多數茶餐廳也需要「搭枱」,尤其是在午市最繁忙的時候。「搭枱」就是幾個不相識的人同坐一枱。通常茶餐廳侍應會安排客人坐位。

特色現象大部分茶餐廳在顧客坐好以後會先給客人每人一杯茶。這杯茶一般都是淡而無味,香港人通常都會將其用作清洗餐具之用。餐具的提供一般有兩個方式。一種是點菜後侍應會提供適用的餐具。例如吃碟頭扒飯會有刀叉和鐵匙,吃湯粉或炒粉麵會有筷子。另一種是所有餐具都會預先用筒裝好放在枱上。筷子和刀叉匙羹會分開兩個筒裝好。部分茶餐廳的衛生情況不太令人滿意。尤其是餐具(筷子和刀叉匙羹等)有時會殘留污跡,所以多數會在用餐前先用清茶洗餐具。

2007年前,絕大多數茶餐廳都不禁止客人吸煙。甚至有茶餐廳侍應會在值勤時吸煙。此為茶餐廳一大特色。不過不好吸煙的食客會對此相當反感。但由2007年1月1日起,香港法律已禁止任何人在室內食肆吸煙。

侍應替客人寫菜單時,通常他會使用一些速記符號,例如他們會用「反」代替「白飯」,又或者用「0T」代替「檸檬茶」(「零」與「檸」音近)。這是因為過去擔任茶餐廳侍應的人,文化水平比較低。亦因為茶餐廳的步伐一般相當急促,侍應並沒有太多時間每一個字寫到單上交到廚房去。當中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他們用「丐」字來作為「麵」字的簡寫,而未有為意「麵」字的右半部是「丏」(「麪」)而非「丐」(「麫」);也有茶餐廳侍應用「面」字代替。當要去冰的凍飲,一般顧客均會說「走冰」或「走雪」。咖啡紅茶會「飛砂走奶」即是不要糖不要奶,檸檬茶要「少甜」(或會寫作少田)即是不要太多糖水。如果白飯或粉麵條的分量不夠,而要求加多,一般顧客均會說「加底」。「加底」需要另外收費(一般為三至五港元)。此外,若點叫的飯款不是連飯一起炒(如滑蛋蝦仁飯),客人要求飯要用炒飯底的就叫「炒底」。「炒底」一般也要另外收費(一般為三至五元)。如果即食麵要換成「出前一丁」或者日式烏冬麵條要加一或兩元。

粥和湯粉麵一般都會有蔥花灑在上面。不喜歡吃的人可以要求「走青」。

「濕炒」是相對「乾炒」而言,「濕炒」是用芡汁濕炒,而「乾炒」則是用豉油乾炒。「濕炒牛河」如菜薳牛河和豉椒牛河等。濕炒則是把餸蓋在粉面底或飯底上,如想餸和底混合在一起可叫「兜亂」。

而客人要求熱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走」,如「華田走」、「茶走」,意思是要用「煉奶」代替「花奶」(淡奶)和「糖」。隨著香港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也有客人要求凍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少甜」,如「凍檸茶少甜」,意思是加入較少的糖漿。

茶餐廳內使用的許多桌面器皿都是由飲料廠商提供的,可以起到廣告告宣傳的效用。這些器皿包括牙簽瓶、放餐牌的夾座,等等。這些器皿常見的提供者、品牌包括阿華田,好立克、利賓納等。

由於茶餐廳減低成本的要求,一般不會特別訂制印有自家商號的餐具。因此,大部分茶餐廳使用的碗碟都是相同的圖案。這些碗碟很容易在坊間的雜貨店裡買到。

其他特色用語靚仔、靚女:靚仔代表白飯,靚女代表白粥 行街:外賣的意思。「奶茶行街」就是「奶茶、外賣」

茶餐廳與香港文化2004年9月,香港電台在網上舉行「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投票,茶餐廳以1930票獲得冠軍。

香港的電視節目、電影、音樂錄影帶等,往往都有在茶餐廳內拍攝的情節,可見茶餐廳的普及程度。例子有動畫麥兜、梅艷芳和鄭秀文2002年合唱《單身女人》的音樂錄影帶。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不少政府高官都曾公開表示愛好茶餐廳食品,作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貼近普羅大眾生活的一種表示,像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部分藝人與名人亦喜歡到茶餐廳,中環威靈頓街的翠華餐廳便以多明星光顧而馳名,門外亦常見狗仔隊蹤影,跑馬地奕蔭街的祥興咖啡室亦常見星蹤。

2006年,周國賢以港式茶餐廳為主題,創作了歌曲「我愛茶餐廳」,內容歌頌茶餐廳以及其文化對港人的正面影響;歌手是謝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