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8DB
  2. 消閒及娛樂
  3. 好去處

介紹九龍寨城公園

此資訊已過期,不保證資訊準確性 更新於: 2007-07-27 刊登者: 自由人
詳情內容

九龍寨城公園的確是假日好去處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官員使用,至一六六八年更在那兒建築了一座塾台。及至約於一八一零年在接鄰的沙灘盡頭興建了一座炮台。在一八四一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該處在中國海岸防衛方面的重要性更大大提高。一座由堅固石牆、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圍著,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七年間建成。

城內的主要建築物為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司的官署各一所,俗稱衙門。另有士兵營房、火葯倉、軍械庫等建築物十多座,以及一些民居。而寨城的駐兵數量亦不斷增長,由最初寨城建成時的二百五十人,增至一八九八至九九年的五百多人。

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為期九十九年,惟城內仍有清廷官員駐守。不過到了一八九九年,英國派兵佔領寨城,並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變得殘破不堪及半無政府狀態的種子。

在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治期間,城牆被拆毀,石塊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材料。當時所得的花崗岩的數量之巨可從城牆的體積計算出,該城牆闊十五呎、高十三呎,長約二千二百呎。而另一道宛如萬里長城由寨城北面沿山丘向上延伸本用作監察駐軍的副城牆,亦不能幸免。

二次大戰後,大量多層樓宇在沒有政府監管和欠缺穩妥地基的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樓宇密集、通道濕窄的寨城逐漸成為了罪惡的溫床,內有黃、賭、毒窟、罪犯匿藏的巢穴以及廉價的無牌牙醫等。

一九八七年,香港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清拆工程於一九九四年四月完成。在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成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獲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原來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

公園的發展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興建工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動工,由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以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

興建工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並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整個公園佔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共分為八個不同景區,各有特色,但融為一體。

公園耗資七千六百萬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

 

開放時間

公園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六時半至晚上十一時

 

公園設計

九龍寨城公園的設計以清初江南園林為模式。建築署人員曾為此深入研究和前往中國實地考察,以選擇最合適的設計。這項獨特的設計在一九九三年國際園藝博覽會中榮獲設計優異獎。

公園共分為八個景區,各具特色和美態,巧妙地揉合在整體設計中。公園以重修的一座三進衙門作為中心,令古寨城的景象再次重現於市民眼前。

 

聯絡方法

九龍寨城公園辦事處 :

電話 : 27169962,
傳真 : 23835506,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相片
聯絡資訊 此資訊已過期,不保證資訊準確性
https://88db.com.hk/Leisure-Entertainment/Attraction/ad-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