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應由男家或女家聘請『大妗姐』?

322 2

曾有新人問及以上問題,其實回心一想,這正是反映出現代人對『媒人』和『大妗』之間有所混淆。

 

『媒人』又稱媒妁,最近因電視劇播出又稱『冰人』;早在戰國時代,齊已有官媒制度,後因戰亂,私媒才興盛抬頭,而且是有男性從事的;魏晉時期稱媒媼,唐朝稱媒嫗,宋朝稱媒婦,元朝稱媒婆,恆之以久;眾所周知以往「三書、六禮」缺一不可,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被辱為「無媒苟合」;而香港在1971年才完全由「成文法」取代所有以往婚姻習俗(即《大清律例》)。

電視劇看得多,在此也不再多提「三書、六禮」的詳情,總而言之,『媒人』在整過古代婚禮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現今世代,『媒人』的工作已攤分得非常專業:助人物色伴侶的有婚姻介紹所、各形各色member club及交友聚會等等;提親也由新人安排雙方家長會面,各項酒席禮金隨即商討;擇吉日會請專業堪輿師父;而重要的法律認可程序也交由政府或法定鑑禮人擔當。 

『大妗』又叫喜娘,婚嫁時女家僱來伺候新娘的臨時使媽;有些是終生不嫁的“自梳女”或在大戶人家中的”馬姐”。以往一般的婚慶,由主家向儀仗鋪托僱大妗姐二三人,婚事規模較大的人家,有僱八至十名不等。以前的大妗姐,除了要為新娘梳妝打扮,還要隨著新娘的花轎到婆家,背著新娘跨“火盆”。揭了頭掛,還有“鋪床”與“撒果子”的儀式。翌晨,新婚夫婦不能自動開門,要由大妗姐從房外推門而入,陪著一對穿戴華麗的新人走到廳裏 “捧水”。隨後,新婦要“下廚”,大妗姐要為這家人煎簿撐及煲粥。要做完好多禮儀後,她才完成使命。
而現時大部婚禮已精簡了繁文縟節,但大妗姐仍需熟知各種禮節,具備體態端莊,口齒伶俐,提示新娘應付各種難題等等,起著新娘“守護神”的作用。在房中鋪床疊被、替新娘梳洗打扮、更衣換裙、席間敬茶獻酒、遞巾打扇。還時常要念如意吉祥的話,使之彌漫著吉祥喜慶氣氛。 

以上便是兩者之分別,其實也解答了應由哪家聘請『大妗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