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介紹 青海省簡稱青。位於我國西部,長江、黃河上遊。古為西戎地,漢為羌地。隋置西海、河源等郡,唐宋為吐蕃地。清代東北部屬甘肅省西寧府,北為青海蒙古部南為玉樹等土司地。1928年建青海省。現轄6自治州、1地區、1地級市、2縣級市、30縣、7自治縣。20多個市縣對外開放。全省面積72萬多平方千米。人口470萬(在1949年還只148萬人),有漢、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薩克等民族。省會西寧。 城市氣候 青海省屬大陸性高原氣候,氣溫較低、溫差大、日照長、降水少。年平均氣溫-5—8攝氏度,一月-18.2— -7攝氏度,七月5—21攝氏度,大致可可西裏山東側與祁連山南側氣溫偏低,河谷區較暖。無霜期3—6個多月,年降水量為25-550毫米。東部河谷區可達700多毫米,日月山以西降水明顯減少,柴達木盆地可低至50毫米以下,冷湖僅14.9毫米。大部分地區生長期內降水佔全年降水75—90%以上。1960年8月7日門源降水73.6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青南、祁連山東段多雷暴及冰雹。大風日數較多,每年的2—4月沙暴天氣。青海省各大城市今天天氣氣溫。 社會經濟 青海省農牧區面積為1比9,產值並重。有牦牛500多萬頭,浩門、河曲馬、西寧羊毛、黑裘皮等很有名。日月山以東農區產小麥、青梨、碗豆、馬鈴薯,胡麻等。本省還產麝香,蟲草等名貴藥材。柴達木祁連山區礦藏豐富,以鹽、石棉、硫、鉛鋅、煤、油氣最為重要。初步建立了以化工、冶金、機械、輕紡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建成了著名的龍羊峽電站。鹽化工、地毯、長毛絨及皮毛骨等畜產品加工是本省產業優勢。建立了以西寧、格爾木為中心的交通網。重要城市有省會西寧及新興城市格爾木、德令哈、冷湖等。名勝有湟中塔爾寺、日月山、青海湖等。歷史早在2萬年前青海就有人居住,商周時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稱「西羌」。據商朝甲骨文記載,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佔領了青海東部大片地區。古代青海東部屬於中原王朝統治,漢時曾設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貴南、貴德以及西寧和湟源等地,還設立護羌校尉。兩晉時期,羌人趁中原混亂,建立吐谷渾帝國,除了青海以外,還控制了甘肅一些地區,統治了青海足足300年。隋朝時,隋煬帝西征伐吐谷渾,在大業五年(609年)擊潰吐谷渾,吐谷渾首領被生擒,從此隋朝控制了青海全境。唐朝時,吐蕃滅吐谷渾,佔領了青海地區。青海其他地區則屬古羌國。早在西周時期,就與中原地區發生了政治、經濟聯繫。並且與秦朝來往密切。到了漢初,又分裂成分為先零、燒當、發羌、党項等部。11世紀初,青海東部擁立吐蕃普約後裔為王,稱唃廝囉,號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寧)。史稱青唐王國。12世紀初,北宋力量到達河湟地區,並將鄯州改為西寧州,於是西寧名稱開始使用。13世紀初,成吉思汗親率大軍經臨洮進佔西寧州,並在河州(今臨夏縣)設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當時牧區推行土司制度。這時,在蒙古帝國的支持下,藏傳佛教在青海逐漸盛行起來,並建立了許多寺院。青海蒙古族在明代由新疆遷來,其首領顧實汗,牧于青海湖周圍、柴達木盆地及黃河河曲一帶,勢頗強盛。17世紀,顧實汗控制青海,對西藏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清政府派員冊封顧實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使顧實汗在青、藏的統治地位合法化。清雍正帝平息顧實之孫和碩親王羅布藏丹津後,改西寧衛為府,設西寧縣、碾伯縣和大通衛。由駐西寧大臣直轄管理。這項措施為後來青海建省鋪平了道路。民國時期,軍閥馬步芳勢力開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馬氏家族統治了整整40年。1928年青海省成立。旅遊塔爾寺 青海湖 珍貴動物藏野驢 藏羚羊 黃羊 野氂牛 文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仁班禪額爾德尼 喜饒嘉措 更敦群培 黑龍江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