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簡稱鄂。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春秋戰國時為楚國地、漢時屬荊州,宋時為荊湖北路,元屬湖南江北行省清置湖北省。湖北現轄1自治州、11地級市、25縣級市、39縣,2自治縣、1林區。50多個市縣對外開放。全省面積18萬多平方千米。人口5890萬(1949年為2536萬人)有漢、土家、回、滿、苗、蒙古等民族。省會武漢。 城市氣候: 湖北省介於淮河-大別山與南嶺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暖夏熱,四季分明,有明顯的南北過渡性。春季陰晴不定、夏季溼熱、秋高氣爽、冬季幹寒,春夏之交有梅雨,常陰雨連綿。全省年平均氣溫13—18攝氏度,一月1—6攝氏度,七月24—30攝氏度,三峽峽谷和幕阜山北側氣溫偏高,山區氣溫比較低。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夏熱冬寒,無霜期7-10個月。無霜期約220—300天之間。全省平均降水量750—1500毫米,幕阜山和鄂西南山地為兩個多雨區。6-8月降水佔全國降水量的35-50%,春雨較多。武漢是我國有名的夏熱中心之一。全省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1959年6月9日漢口降水量317.4毫米,為全省最大日降水量。湖北省各大城市今天天氣氣溫。 社會經濟: 湖北省耕地六千多萬畝,主要實行一年二熟耕作制。農業生產兼有北方特點。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高梁、紅薯次之,江漢平原為主要的稻、麥產區。經濟作物以棉花、苧麻、芝麻為主,江漢平原是全國重要棉產區之一,大部耕地麥、棉兩熟或豆棉兩熟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的農業,是中國商品糧、棉、油、麻的主要生產基地。 湖北省是華中工業發達省份。鋼鐵、機械、電力、化工、輕工業均居全國前列地位。武鋼、十堰二汽馳名全國。近年,紡織、食品、家電工業有很大發展。本省武漢地當長江航線與京廣鐵路幹線交會處,為華中水陸交通樞紐,有“九省通衢”之稱。沿江大港有武漢、荊州、宣昌、黃石等。水能蘊藏量達4231萬千瓦,可裝容量3310萬千瓦。工業已形成:武漢、黃石-襄樊、十堰-宜昌、沙市大三角形格局,有三個“全國之最”的大工程,即湖北的“一、二、三”,“一”是武鋼的1.7米軋機,“二”是十堰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區;還有宜昌的“三三”工程(葛洲壩水電樞紐)。自然文化景觀 東湖 武當山 武當山古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 神農架 長江三峽 神農溪 禪宗四祖寺 禪宗五祖寺 隆中 黃鶴樓黃鶴樓 河南省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