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景深??理解基本理論。通俗地說,景深就是在所調焦點前後延伸出來的"可接受的清晰區域"。 實際上,在任何相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然而,在觀賞者看來,這一平面前後的物體也可能會顯得相當清晰。清晰範圍的差別基於好幾方面的標準,在下面幾個部分中我們就會接觸到。教科書在解釋景深時往往要討論"最小瀰散圈",但那是一個對於實際應用並非必要的技術問題。 例如:你在天然動物園將鏡頭焦點調在陰影處孟加拉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這時老虎的嘴,還有其身後的樹皮,在最終的相片上也顯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當你的視線從調焦點眼睛移開時,模糊的程度就逐漸加大。在近處前景和遠處背景上的物體離虎頭越遠清晰度就越差。怎樣改變景深?有什麼方法是改變景深?光圈選擇"合適的"光圈。光圈口徑是影響景深的基本要素。概括地說,小口徑光圈(由較大的f/數值表示),比如f/16或f/22,產生廣泛的清晰調焦範圍。相反,大口徑光圈(由較小的f/數值表示),比如f/2.8或f/4,產生短淺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範圍要小得多。 創作一幅作品而非簡單地拍照,光圈的選擇就是一個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時,你也應該在可行的情況下選用最合適的光圈和速度的組合。然而要注意,因為手持相機拍攝,如果長時間曝光,被攝體的移動或相機的抖動都可能使相片模糊。因此,你得採取妥協的辦法:選擇一個遠非理想的較大光圈以保持足夠的快門速度。 例如:在英國拍攝由石頭拱廊形成框架的場景相片。你可以把焦點放在*近中景的噴泉處並按下快門。實拍6張,第一張用f/4,第2張用f/5.6,以此類推直到用f/22拍。過後你再仔細觀察所印出來的8×10英吋相片。 用f/4拍攝的第一張相片上的拱廊和背景城堡影像都不清晰。用f/11拍出的這一切看起來"差不多清晰",但仍然不符合你的標準。用f/16拍出的拱廊、噴泉和背景城堡影像都顯得夠清晰,而且你的朋友認為這張是最佳相片。而用f/22拍出的影像則模糊不清,這是由於使用低速快門且沒用三腳架而造成了相機抖動。焦距選擇較長或較短的焦距。任何人使用28毫米和300毫米焦距鏡頭都會發現廣角相片通常有廣泛的景深範圍。相反,那些用長焦距拍攝的相片一般說來景深都很淺。這種情況通常導致一個簡單的結論:在任何已知的光圈擋位上,焦距越長,景深越短。如果你需要較大景深的畫面,就用較短焦距來拍。 以上所述似乎是在實踐中對景深的評估。但實際上這些說法頗有點迷惑性。景深不會因焦距不同而有所改變,這是一個光學事實。不信嗎?那麼就用一隻35毫米鏡頭和一隻200毫米鏡頭進行一次具體測試。首先,用長鏡頭拍攝站在開滿鮮花的長籬笆旁的一位朋友。然後換上廣角鏡頭*近拍攝,讓她在取景器中同先前拍攝的影像一樣大。用10倍放大鏡觀察這些幻燈片,你會發現可接受的清晰調焦範圍(核對那些花朵)幾乎是相同的。假設它們在透視上是不同的:線條與形狀的表現肯定是不一致的,在各種距離上物體之間的表面距離也是不一致的。廣角鏡頭產生"擴大了的透視",增加了物體之間的表面距離。這能產生一種光學幻覺,使得粗心的觀察者認為在這些相片上景深是不同的。在相同位置變換所用的焦距。公平地說,長焦距鏡頭確實減少景深,而廣角鏡頭則擴大了景深--但只是當你的拍攝距離是相同的時候。實際上是影像的大小影響著景深,而不論使用什麼鏡頭。不論你從遠處用長焦距鏡頭還是走上前去*近被攝體用焦距較短的鏡頭拍滿畫面,景深都將是較淺的。 例如:在與一座歷史性大廈隔著一條馬路的草地上坐下來用28毫米鏡頭以f/5.6拍攝一幅其入口處的相片。仍在同一位置,但換用100-300毫米變焦鏡頭,以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焦距再拍3張,都用f/5.6。檢驗相片你就會發現,在這幾張相片上大廈的門顯得越來越大,而可接受的調焦清晰範圍卻隨著每次焦距的延長而明顯變小。 所以,長焦距鏡頭就真的能比廣角鏡頭產生更小的景深嗎?不錯,但這只能以在相同的拍攝距離上使用的時候。這是由於被攝體影像放大倍率的增加而減少了可接受的調焦清晰範圍。另類拍攝手法另一種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門獲得畫面中流水虛幻迷茫的效果。這種方法拍攝的相片藝術特點非常鮮明,流水常呈現出宛如雲霞的縹緲感。附圖拍攝於江西某村口,這個地方實際上並不十分出色,但通過慢速快門的作用,小溪的流水有了新的魅力,使原來很平常的一幅山村小景變得富有趣味。必須指出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運動感,需要根據流水的速度緩急來選擇快門速度,水流的速度快,所選快門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選擇的快門速度就應低一些。在選擇低速快門時,最好使用三腳架來穩住相機,以免晃動相機影響畫面的清晰度。 如果有長焦鏡頭,還可利用其壓縮空間的特性來拍攝水的波紋,當波浪經長焦鏡頭壓縮後,會呈現出非常有韻律的線條,妙不可言。 什麼叫做snaps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