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粵劇的起源

128 1
要說中國的粵劇,先要說說中國的戲劇,正式形成於南宋,稱為南戲。南宋初期,廣東是沒有戲劇的。南宋末期,南戲傳入廣東,成為最早的粵劇。南戲傳入廣東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南戲興起,要由公元一二七六年說起。宋恭宗等為元兵追逼,南遷廣東,當跟隨宋帝南遷的宋朝臣民,數以十萬計,其中有懂得演戲的梨園子弟,就是這些梨園子弟把南戲帶進廣東,在廣東演出,在廣東落籍,在廣東傳播,使南戲成為最早的粵劇,流傳至今。

當時正藉兵荒馬亂之際,南戲如何傳入廣東的紀錄到至今仍未發現有文字資料支持,故此這段史實只能成為推測。但有一有力物證,就是佛山祖廟的石劇台,這個劇台,現仍存在。佛山祖廟已有八百年歷史,試問如果當時沒有戲劇演出,又怎會有劇台?而且這個 劇台是石做的,非富貴人家專用,而是人民公有,如果當時的戲劇不是已經深入民間,又怎會有這樣的建築,所以當時有戲劇演出的說法是肯定的。
 
不少人以為粵劇的發源地一定是廣州,其實不是廣州而是佛山。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有下列幾點史實可以證明:第一點是八百年前,佛山已有固定戲台的建造和留存。第二點是三百多年前,佛山已有粵劇本地班的組成及第一個粵劇伶人的團體《瓊花會館》。第三點是百多年前,粵劇伶人李文茂在佛山附近發動粵劇伶人組成義軍,響應太平天國革命,支持義軍的人數以百計,粵劇伶人之多可以想見。粵劇已有數百年歷史,由初發軔以至於今,其間變遷很大, 然莫如近五六十年間,班制改, 人事更,劇本場口,一唱一做,迥異從前,以言變遷,莫此為甚。粵劇在半世紀前,對角色的忠奸,分得很清楚,正印武生、小武、小生,例不演奸戲,唱曲也各自有一家,聽戲的人,一聽就知這是武生喉、小武聲、小生腔,自從當年「寰球樂」班的朱次伯,以小武而改用平喉唱出,武生和小生也一樣隨之而唱平喉,無所謂武生喉、小武聲、小生腔。同時朱次伯又提倡「廣爽」。過去戲人的曲白,一律用中州口音,即俗稱「戲棚官話」,朱次伯認為粵劇是廣東人的,應以廣東口音唱出為準,便在他的首本戲《夜吊白芙蓉》中,用平喉廣爽來唱,因受觀眾接受,使粵劇風氣為之一變 ,戲班裹的武生、小武、小生的曲白,全改用廣爽。由於朱次伯伶德不修,而被人暗殺。廣爽的普及令廣東的戲劇更有特色。

無用置疑,粵劇是廣東省境內流行 14 劇種之一,也是全中國境內上演的 350 種地方戲中的一種,由於製作龐丈,粵劇在廣州、澳門及香港通常不及稱為「大戲」。在今天香港,一個中型戲班,為演出一台神功戲,通常聘用二十多名演員、十名伴奏樂手及二十多名工作人員,分別負責佈景、燈光、音響、道具、伙食和雜食。當時在「寰球樂」班擔任拉扯的薛覺先,竟一躍而承其位,而且演來稱職,極得戲迷稱道。一年後便給廷攬過「人壽年」班,與該班正印花旦千里駒拍演。其後薛覺先與該班的正印小武靚少華合作,另起一班,名為「梨園樂」。花旦方面,特派人往南洋聘請靚元亨的徒弟陳非儂回港拍薛覺先演出。

有競爭才有進步。當時的「人壽年」班,本是人人稱為第一班的,但自有「梨園樂」之後,就再不可以第一班稱,而只能和「梨園樂」、「新中華」足而三。這時侯「人壽年」班的台柱是靚少鳳和千里駒,「梨園樂」是薛覺先和陳非儂,而「新中華」則始終是白玉堂和肖麗章。「人壽年」感到要加厚實力,便派人到南洋聘請靚元享的另 一個徒弟馬師曾回港,不料馬師曾得不到觀眾賞識,人皆厭聽他的「乞兒喉」,兼且坐艙(即戲班司理)駱錦與又和他不睦,在東主面前大加評擊,終於將馬師曾降至演通宵戲,馬師曾惟有忍辱求存,並接受在南洋同門學藝的陳非儂之意見,將他在南洋演出過的詼諧戲搬出試演,希望可以博得觀眾好感。果然奇蹟出現,博得觀眾捧腹大笑,越做越旺台,遂得調回演頭場戲,可喜可賀。

常言道人言可畏,這時侯的薛覺先艷事瀕瀕,社會人士對他裴短流長,加上負責保護他的護衛員(戲班稱炮手)和另一班炮手在戲院鎗戰,有十數人中彈死傷,這場浩劫,薛覺先險遭不測,潛逃無蹤,輾轉去了上海。自此「梨園樂」漸走下坡,終至瓦解。馬師曾和陳非儂另組新班,名為「大羅天」劇團,班主為國華報社社長劉蔭蓀,一改以往戲班的陋習,擬定改善條例如下:將班字改稱劇團、不用戲船、改用宿社、不落鄉演出、起用新人、搜集劇本、演員要依時上台、每場戲須落力演出不得欺台。「大羅天」劇團哄動一時,它開始了省港班(即永遠在省港澳演出)及落鄉班(即永遠演出四鄉)之分,從此劇團更系統化及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