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梁祝——俞麗拿小提琴音樂會

99 1

标签:俞丽拿 小提琴 梁祝                         “彩虹万里鲜花开
                          花间蝴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不分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记得我的一份《梁祝》小提琴乐谱里面的一开头有这样的一句话。小的时候,我第一次听《梁祝》就是由俞丽拿女士演奏,他儿子李忠指挥的。那是一张CD的光碟,我也知道第一个把《梁祝》这首小提琴曲演绎出来,并传到海外的就是俞丽拿女士。我们以前听的,经常接触到的,也是俞丽娜女士拉的那首不朽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星期六的星海音乐厅爆满,俞丽娜女士来广州献演,举行梁祝的个人解说。我早早定了票,就和音乐学院的学生赶车到二沙岛去了。会场已经是灯光闪烁,来了不少的听众,年老的爷爷,大婶都来了,也有不少的仍在被启蒙中的小孩。演奏会唱的舞台灯光只聚焦在了俞丽娜女士的身上,只有了一个讲解者。梁祝的诞生、梁祝的命运、梁祝的影响尽让俞老师给细说了出来,穿插在中间的,就是她倾情的演奏。
    和我拉的《梁祝》不同,俞丽娜老师的演奏更注重故事性。小提琴的声音比较凄厉柔弱,更可以表现出女性的形象。梁祝的全曲都是由低音和高音参差来完成的,分别代表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形象。小提琴也一直在转换着角色。有着当事人的效果,使得听者更具有亲身的经历。在梁祝的主旋律中,俞丽娜老师的演奏比我的稍快,他的提琴温暖轻柔,听起来很相淙淙的流水,表现出一个落落大方的祝英台,也为后边的投坟的坚决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我相对较慢,希望梁祝在主旋律的一段更加优美和缠绵,想表达出春雨江南时候的万花淡淡,欢喜淡淡的如玻璃般的喜悦。
   楼台,花木,春草,杯酒,露水,一点点的场景是我的想象。然俞老师表达的是对话的空间,带着阵阵畅快,年轻的活力。也许,这和当年50年代人们的热情会有着微妙的关系,然而,在那个革命火热的年代作出了一首细腻的《梁祝》,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美丽的突破。
   也许大家还有梁祝最后一段《化蝶》的记忆,那最后一句,听起来像一个总结,好像不是对话,好像也不是描写,更像是第三人称来看《梁祝》的。我之前着力表现梁祝的缠绵,而减少对话的表现,其实和着最后一句的表现有关,因为这样一种用第三人称看梁祝,和最后一句可以更连贯。俞丽娜老师不同,记得在电影《梁祝》里,出现了一个和尚,在最后把两只蝴蝶放飞了出去,刚好俞老师的演奏就像又反映出了一个人,或许就是那名出家的和尚吧。把两只蝴蝶放飞出去,看着他们飞远,仿佛这样的布置更值得让人玩味。俞老师不愧是梁祝故事的叙述专家。把梁祝说的完整了,美丽了,这就是他演奏的动人之处了吧。余音绕梁,三月不知酒肉味。俞老师把梁祝的征收曲子都拉完了,全场的观众迟迟都不肯走人,都等着问这样那样的问题。演出完后,大家都走到了大厅里等着和俞老师合照签名。人太多了,我和音乐学院的学生只好在一旁观看者签名的情景。。却依然不肯离开,留连踟蹰,夜色已深,恐赶不上末班车了,才舍得离开。只是刚到门口,却看到了作曲家李自立先生。连忙上去握手,和李先生合照。。之前就见过李先生,八级和九级难度的小提琴考级就有李自立先生作的名曲.不想在这里又能再次见面,真是缘分的天空,让人真是感动。
收获不少,听了一场俞丽拿讲解的《梁祝》,虽签名不到,却又在门口遇见了李自立先生,真是一个艺术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