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英語: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HKIA,IATA代碼:HKG,ICAO代碼:VHHH)是現時香港唯一運作的民航機場,於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由於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以北的赤鱲角,因此也稱為赤鱲角國際機場(Chek Lap Kok International Airport,並常被航空業界以CLK簡稱)。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是地區轉運機場,現階段設有96個停機坪,全日24小時運作,每年可處理旅客5000萬人次及貨物400萬公噸。隨著第二條跑道於1999年5月啟用和多項擴展計劃完成,香港國際機場正發展成亞洲的客貨運樞紐。為滿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機場正不斷增添新設施及建築;在發展最後階段,機場每年的客運量將達87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達900萬公噸。在不斷進行擴展的努力下,香港國際機場已經多次獲得全球最佳機場的殊榮。 香港國際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負責管理及運作。現時有89家航空公司每日提供約750架次定期客運及全貨運航班,來往香港及約150個遍佈全球的目的地,其中約76%的航班採用廣體噴射機。此外,每周亦平均有約31架次不定期的客運和貨運航機來往香港。 香港國際機場是國泰航空、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華民航空的樞紐。2006年,香港國際機場以乘客量計是亞洲第3繁忙機場,全球排名14,達4385萬人次;以貨運量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孟斐斯國際機場),達360萬公噸。以國際交通計,香港國際機場自1998年以後即成為全球第三繁忙客運機場(目前全球排名第5,亞洲第1),全球貨運則排名第一。2006年的客運量按年升9.1%至4445萬人次;貨運量增長5.2%至358萬公噸;飛機起降量升6.4%,超過28萬架次。 多項重要設施於2007年啟用,包括二號客運大樓、機場行政大樓、新商用航空中心飛機庫等;海天客運大樓的永久化工程及第二間機場酒店香港天際萬豪酒店等則在2008年完成。登機設施管理及行李處理香港國際機場的登機橋管理由香港機場地勤服務、怡中機場地勤服務及明捷航空服務提供。它們也需處理空運 貨物、空郵郵件、行李運輸、登機橋及登機梯的管理。機場擁有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BHS):其主要部份位於客運大樓的底層,西端大堂擁有獨立的自動運輸設 備去確保轉機行李的運輸。該系統處理抵港、到港和轉機行李、並利用超過24千米長的輸送帶傳送行李。條碼掃描器負責讀取標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行李條碼,並運送至它們的目的地。大部份的行李會在航機降落後20分鐘、卸貨後4分鐘送到12條旋轉行李輸送帶。 香港國際機場已於2005年安裝RFID行李分揀系統,是全球首個採用端對端RFID行李標簽及分揀系統的機場。 航空管制 民航處負責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為在香港註冊的飛機簽發證書、監管航空公司履行雙邊民用航空運輸協定,以及管制在香港的一般民航活動。香港機場管理局根據民航處發出的機場牌照,管理和營運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管制大樓(ATCX),位於機場的中心範圍,是整個航空交通管理的神經中樞。約370名航空交通管理員及支援人員24小時提 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以確保香港飛行情報區內的航班能有效率及安全地駛經。在航空控制搭中,航管員給予場內飛機提供24小時機場管制服務;而位於航空控制 搭北方的是後備航空管制中心連控制搭、則是當航空交通管制大樓因意外無法運作時使用,也作為航管訓練的設施。 為了順從國際推行的計劃,民航處計 劃引入衛星通訊、導航、監督及航空管制系統去提高飛行安全及效率,以及維持香港國際及地區航運中心的地位。由於此計劃需時15年及其複雜性、需要廣大的研 究和試驗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現在,一些新服務如電子自動機場泊位資訊系統(D-ATIS)、航行飛機用電子氣象資訊系統(D-VOLMET)和使用資料 連線傳送預備離陸許可,已由香港國際機場提供,以提升機師及航管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