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飛機欖點解叫飛機欖?

167 1
飛機欖本名是甘草欖,是用甘草等藥材及鹽醃製造而成,放了很久也不變壞,甘草味濃但好吃。這些欖本來是桶載瓶裝 的。 "飛機欖"是很久以前的小吃,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歡吃,甚至老人都喜 愛吃。因為它酸中帶甜,所以非常美味! 飛機欖先在廣州流行,其後在香港有售。因為香港以前的樓宇很矮, 大約有二層或三層,而且又有露台,售賣的人會用力向上拋,他們便能送到客人的手。

最先出現於廣州西關,賣欖人一邊吹鎖吶一邊走,聲音象廣東話的飛機欖;之後來到香港,
飛機欖又名飛機杬,在50~70年代的香港,「杬」是一種甚多人喜愛的民間涼果小食,而在眾多涼果中,「杬」名稱特別多,有丁香杬、玉桂杬、夫妻和順杬、廿草杬、而廣州亦有著名的「雞公杬」,先祖就在當年「上環大笪地」售賣各種味道的杬。
但「飛機杬」的名稱卻是由伶王新 馬師曾 先生主演的一套電影-----【夫妻和順杬】而衍生出來的。話說那個年代,街頭售買涼果是當時的特色,電影公司選了這社會題材作為電影主題,故事敘述男主角「白杬祥」以售買『秘制丁香杬、玉桂杬、夫妻和順杬』為生,供養母親及妹妹,但卻醉心於粵戲曲藝,但由於負擔繁重,不能兩全其美,後得一紅顏知己,除了幫助「白杬祥」完成其學習粵戲的理想外,更想方設法幫助「白杬祥」售賣。由於女主角的機靈巧智,用「掟上樓」的方法售賣,結果很快沽清。



其中的橋段,後來就給一些流動售賣杬的小販抄襲,「飛機杬」的名堂就出現了,所以若論「飛機杬」祖師,非伶王新 馬師曾 先生莫屬了。
在50年代至70年代,飛機欖的流動小販會在民居街上沿途叫賣。以前,因為唐樓一般高度有限,都是六、七層的樓,不算很高。小時候,一聽到「飛機欖丫~飛機欖丫~」,人們便撲出露台看表演。如果有人想買來吃呢,只要走出家門的露台大叫「飛機欖~」,揮手示意自己的位置,然後用紙(通常是用薄薄的那種日曆紙)包著錢,掉到地下。賣飛機欖的收到了錢,不管是最低的一樓還是最高的七樓,都一樣可以準確地拋到"顧客"的樓層和位置,真是神乎其技~雖然很偶然也會失手,但一定會拋到客仔那裡為止,十分專業。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撿到"誤投"的免費飛機欖吃.買者由陽台上扔錢給街上的懷舊小食,小食,零食,而小販則扔給買家飛機欖,訓練有數,如放飛機仔。

不過像這種民間絕技,現在在已經消失了。隨著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樓宇的高度增加,舊的唐樓逐漸被拆卸,扔飛機欖的動作已不可行了。現在雖然還有飛機欖小販,但已經不會拋飛機欖,只在小小的地下道背著飛機型的鐵盒,敲著噹噹的聲音,跟著節奏叫著「飛機欖~飛機欖~」但不會"飛"的欖,已經不是飛機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