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之神古代的紀年方法,是天干地支法。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相配,由甲子至癸亥止,共得六十,六十年為一周,稱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為道教中的「值年太歲」,各有其姓名及造型。 道教有「本命年」、「本命日」等的理論說法。凡本人的出生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年。例如:「某人出生於甲申年,那就甲申即是其本命年。」凡本人的出生日在六十甲子干支日,叫本命日。例如:「某人出生於甲申年乙亥日,那就他的本命年是甲申,本命日是乙亥。」相傳,若該年犯了本命年或犯本命日的人,會有無妄之災和逆困的事情發生,故大多到廟觀神壇向本命的星辰祈福消災。 《封神演義》載,「太歲」本是商朝紂王之長子,拜玉虛宮仙真廣成子為師,郊能變化成三頭六臂,法寶有翻天印、落魂鐘、雌雄劍,因伐周而陣亡,被周朝姜子牙追封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周年,管當年之休咎;而封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率領部下循周天列宿度數,察人間過往愆尤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太歲神計有六十位,每一位太歲都有祂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 《無線生活台》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對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觸怒了他而對自己不利。為了避免得罪太歲神,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都必須在新年開春期間拜祭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逢凶化吉。古云︰「逢太歲之年,無喜恐有禍!」無論生肖是犯「刑」、「」、「破」「害」者,皆受到流年太歲的影響,可能會有官非糾纏、仕途阻滯、投資失利、情緒波動、人事不和及感情離合等影響,嚴重者或會有意外血光之災等情況出現;又如犯「」、「刑」太歲該年不宜興工動土,否則招至災殃。 「刑」:有刑律、刑傷之意;抵觸相刑,亦稱伏吟。「冲」:有擊、對抗之意;交戰相,亦稱反吟、歲破。「破」:有損壞、破裂之意。「害」:有不和、不合之意。 相關知識:新年傳統習俗-觀音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