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通常稱熊貓(原名貓熊),是屬於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生長於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是中國特有的野生動物,亦為國寶。全世界現存大約3100只左右,由於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是一種瀕危動物。大熊貓古今有許多別名:食鐵獸、大貓熊、竹熊、白熊、花熊、貘、華熊、花頭熊、銀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執夷、貊、猛豹、猛氏獸、貔貅等。然而真正出現在《爾雅·釋獸》中明文記載是食鐵獸,“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其餘多是臆測或一地一時之稱呼,尤其貔貅更屬上古時的神獸,並無任何證據說是大貓熊。在中文裡,這個動物有兩種名稱:熊貓和貓熊。其來歷的一種說法說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1940年代,在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定名為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由於中文使用者傳統上通常都習慣右到左的寫法,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在標準中文文法裡,形容詞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詞的前面。由於熊貓被一般人認為屬於熊科,因此貓是形容詞,熊是名詞。故,貓熊一詞在中文文法上是對的。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當時重慶北碚博物館所展示的“貓熊”字樣就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從此以後,熊貓一詞便開始先在四川一帶流行起來,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習慣了使用熊貓一詞。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熊貓和貓熊兩種說法從一開始就沒有定論。熊貓一詞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都是最常用的稱呼,亦有少數人稱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