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必定是星期日,而耶穌受難日必定是星期五。原因是復活節是在春分(Vernal Equinox)或春分以後第一個滿月 (即初十五) 後第一個星期日。不過要留意,基督教把春分定為西曆每年的三月廿一日,所以如果你以跟有農曆日子的月曆去計算,其實會有點誤差。可以說,復活節必定是西曆每年的三月廿二日和四月廿五日之間。復活節的日子據說源自猶太人每年猶太曆 (Hebrew Calendar, 基於陰曆的曆法) 尼散(Nisan)月十四日的逾越節 (Passover) 。逾越節是猶太人紀念耶和華( Jehovah)在出埃及記時殺死埃及人們的首生子女和猶太人祖先逃出埃及的節日。而將逾越節和耶穌復活連在一起,有說和「犧牲」與「贖罪」的關係有關。因為每年逾越節每家猶太人家庭都屠宰一頭公羊,將血塗在門上,這行為被說和更早的祭羊儀式有關。傳說耶穌在逾越節前夕和十二門徒行聖餐,然後被補及釘死在十字架。後世基督徒就視逾越節為耶穌犧牲自己為世人贖罪的前奏,所以早期將慶祝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定在逾越節同一日舉行。到公元 324 年,西方羅馬教會在尼西亞會議上為脫離猶太傳統,而將復活節定為春分或後第一個滿月後的星期日。 (即當時尼散月十四日後的週日)而英文 Easter 的名字有說來自北歐英格魯撒遜(Anglo Saxon)的春之女神 Eostre (英格魯撒遜語的串法為 Eástre)。而 Easter 一般都在春天 Eostre 之月 (約西曆的四月),象徵和一切新生命有關。 ref: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1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