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點形成?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位於亞洲的中國與尼泊爾之間,分佈于青藏高原南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北緯35°14'21",東經74°35'24",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北緯29°37'51」,東經95°03'31」,海拔7756米),全長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瑪海拔高度8844.43米。根據板塊構造學,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 所以現在喜馬拉雅山仍然在緩慢上升中。喜馬拉雅山脈約有70多個山峰。從海床的磁性異常可追溯印度在過去八千萬年向北的移動(圖3.23)。在距今八千萬到五千萬年之間,印度以每年100到180公釐之間的速度迅速向北漂流。後來此運動慢了許多,速度大約為每年50公釐,速度的減小似乎與印度與歐亞板塊接觸的時間有關。二邊的碰撞似乎從晚曉新世(Late Paleocene)到早始新世(Early Eocene)已經發生,或可能晚一些。在這階段僅有有限的大陸隱沒會發生。顯著的垂直抬升可能在漸新世(Oligocene約35百萬年前)開始而且持續到現在,但是以不同的速度進行。 雖然喜馬拉雅山是大陸碰撞所造成,但目前喜瑪拉雅山被抬高的形態卻不是大陸碰撞的直接結果,而是反應了板塊自五千萬年前最初撞擊以來的發展。在碰撞以前,印度板塊前導邊緣的海洋岩石圈的隱沒與西藏南部的大規模花崗岩體入侵和火山活動有關。在始新世(Middle Eocene)到早中新世(Early Miocene)期間,板塊間幾乎沒有相對移動,但推測的增厚地殼之靜穩調整導致附近印度大陸低地的海水後退。 在這時期最重要的發展就是中部片麻岩帶(Central Gneiss Zone)的形成,此帶寬10到20公里,以30至40度角向北傾斜,在南側被主要中央逆衝構造(圖3.22)所包圍。這個帶的發展顯然與沿著主要中央逆衝構造(在印度-藏布縫合帶以南100-200公里)發生的主要底衝作用及相關的區域岩石變質作用有關。這個底衝開始於中新世(Miocene)早期並且促成地殼增厚兩倍(有些地方可達80公里)及較高喜瑪拉雅山隨後顯著的抬升。詳細的地震證據指出底衝成15度角、距離超過三百公里;也許是有意義的,這個距離大致與喜瑪拉雅山的平均寬度一致。 主要中央逆衝構造和較高喜馬拉雅山的片麻岩帶(Gneiss Zone)強烈變質作用之間的確實關係仍然是不確定的。某些研究人者認為變質作用比底衝早發生,而且事實上因為局部地殼變動而使底衝發生。另一個解釋就是變質作用在與逆衝同時發生或者之後,逆衝時產生的摩擦熱促成地殼的部分熔融及花崗岩之侵入。進一步的說明則涉及來自沿著印度板塊北緣的下伏岩石圈的地殼及此地殼基部曝露到軟流圈的decoupling。隨著熱的低密度的軟流圈地函替代較上部冷的而密實的岩石圈地函,導致熔岩的上升、花崗岩的置換及地殼均衡隆升。這種加熱現象進一步結果可能是地殼上層的削弱,以及沿著它的南緣(向北傾斜)的主要中央逆衝的形成。 在喜馬拉雅山地底下大陸地殼隱沒之範圍也是有爭論的。有些人認為在大陸地殼基部刮過歐亞大陸板塊較下部的岩石圈前進達一千五百公里(圖3.22(B))。這個說法是較被接受的,然而,大陸地殼的浮力限制了大陸底衝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斜向較低喜馬拉雅山脈之下的主要邊界地殼逆衝(Main Boundary Thrust)取代了主要中央逆衝(Main Central Thrust)所扮演的角色(圖3.22(A))。似乎在未來幾百萬年另一個朝北的逆衝作用將會在南方發展。 雖然印度和歐亞大陸間的運動速度在它們五千萬年前初次碰撞後,顯著地減小,但是之後兩塊大陸的範圍已達二千五百公里。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兩塊大陸碰撞後,這樣程度的持續聚合,無法套用簡單的板塊模式。地殼的變短程度意指大規模大陸岩石圈的底衝、廣大的地殼壓縮、地殼在縫合帶後側廣大區域的變形,或者是以上兩種甚或更多的影響因素所造成。對這些假說的評價,乃是了解在喜馬拉雅山(Himalayas) 北方的西藏高原的發展的關鍵。 全球有七成的淡水是凍結於冰河中,而喜馬拉雅山區的淡水集中量,是南北極以外最多的地區。喜馬拉雅山區冰河供應諸多亞洲河流所需的淡水,包括黃河、長江、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等等。在聖母峰附近曾經測得的最低溫為零下60℃,但是自1970年代以來,由於山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使得山區冰河正大量縮減消融,冰河的迅速消退不但會先使河流的水位暴增,造成洪澇;幾年之後河水水位將會下降而形成乾旱或是更嚴重的生態問題。許多學者已經向聯合國提議將聖母峰及其周圍地區列為「全球受氣候變化衝擊的危險地區」。相關知識:福建省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