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升降機的由來

176 1

升降機




(英語:Elevator),亦稱電梯、昇降機,但「電梯」亦可以是指另一種電動上落工具電動扶梯(英語:Escalator)。在新加坡和香港俗稱(lift的譯音),是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工具。據統計,2002年全球升降機總數超過600萬台,是現代使用得最多的垂直運輸工具。


發明


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現代的升降機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年,第一台液壓升降機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3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Elisha Otis)發明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升降機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升降機。自此以後,升降機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升降機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安置的大廈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升降機,從此名副其實的「升降機」正式出現。


中國首個安裝升降機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六層高的匯中飯店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升降機。臺灣第一部商用升降機則在日治時期1932年 安裝,位於臺北市「菊元百貨」,當時稱為流籠(閩南語:Liû-lông)。



結構
升降機的基本結構是:一條垂直的升降機井內,放置一個上下移動的轎箱。升降機井壁裝有導軌,與轎箱上的導靴限制轎箱的移動。轎箱的支撐及昇降有兩種方法:

升降結構




曳引式


多條鋼纜,把轎箱懸掛在升降機井頂部機房的曳引輪之上。鋼纜另一端懸掛作平衡的對重。對重一般為轎箱加上50%負載時的重量。當轎箱移動時,對重會向反方向移動。曳引輪是依靠鋼纜的粗糙表面及引輪上坑紋之間的摩擦力來拉動轎箱。因此當鋼纜或曳引輪用舊之後,必須適時更換以防滑溜。電動機負責帶動曳引輪轉動,提供動力昇起或放下轎箱。電動機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部分電動機要使用齒輪帶動曳引輪,較新及較快的升降機一般會採用無齒輪帶動。部分高層曳引式升降機還有重量補償:在轎箱及對重之下設有一條鋼纜或鎖鏈,連接到地上。作用是補償懸掛轎箱或對重的鋼纜長度改變引起的重量變化。曳引式升降機必定會有各種安全裝置,防止轎箱因鋼纜繼裂、制動失靈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墮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裝置包括:在機房裝設的鋼纜限速器,在轎箱及對重上安裝安全鉗。安全鉗即奧的斯當年發明的機械安全裝置,當加速到某一速度時會自動鉗緊導軌,把轎箱或對重剎停。在升降機井的底部,還會裝有緩衝器,作為最後的保護。

曳引式升降機一般需要在升降機頂部設置機房。近年設計新型的曳引式升降機,採用纖維-鋼纜復合纜索,可以減少所需的潤滑及維修。此外新型的電動機體積小,可以安裝在井壁,免除機房設置,稱為無機房電梯。而無機房電梯是由芬蘭通力電梯在1996年發明。

油壓式


轎箱由底下或側面的柱塞支撐及昇降,柱塞由液壓推動。部分柱塞可作望遠鏡式摺疊,減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部分柱塞不可摺,安裝時地下必需挖一個洞。因為柱塞的限制,油壓式升降機一般只會在2至5層高的建築物上使用(不多於20米)。油壓式升降機的優點是機房可設置在任何位置(當然不能離開轎箱太遠),而且佔地較少,機械亦較為簡單;一般使用亦較少機會發生問題。但是亦有耗電較多,速度低的缺點,秒速不高於1米,以及使用時會發出高熱。故此,機房須用空調以降溫,否則升降機運行不暢順。

相關知識:


飛機的發明與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