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絲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公元前五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路的特性:(是民族走廊也是文化的搖籃)
中國有二大民族走廊,其一是在四川、雲南一帶的六江流域(也就是由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所流過的地區,所以被稱為六江流域,這一帶居住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另外一條民族走廊就是這一段絲綢之路的土地上,這裡對中國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段民族走廊,因為這裡聚集了眾多的少數民族,計有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克爾克孜族、東鄉族、裕固族、滿族.........,對中國的少數民族發展而言,可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地理環境,在這裡孕育了特殊的風土民情與文化,因此也被譽為少數民族文化的搖籃,這也是歐美人士為什麼喜歡這裡的原因。
概說中國的絲路:
絲路從陜西省的長安(西安)出發,沿渭水西行,經秦都的舊址--咸陽,翻越秦嶺經過天水(麥積山石窟),隨後抵達蘭州(金城),過黃河翻越烏峭嶺就進入河西走廊,在經過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河西四郡之後,隨即進入新疆的廣大地域,新疆有特殊的地形與地貌,最明顯的就是三山夾二盆,因此從敦煌之後,就分成三條路線的絲綢之路,也就大家所稱的絲路南道(路)、北道(路)和新北道(路)。
一般來說就分成南道(路)、北道(路)和新北道(路),也就是在敦煌之後,就分成三路,南道是敦煌經陽關至新疆的樓蘭,之後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側西行,在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之後,就一直西行經中亞各國;北道是在敦煌之後,經玉門關至新疆的吐魯番,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側直行,兩路最後在伊朗會合再前往歐洲。新北道形成的時間較晚,在甘肅敦煌北行或安西沿新疆天山以北西行,經昌吉、伊犁、經過哈薩克再與北道會合,而北道在新北道出現後,又稱為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