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肝病有哪些? 若從肝病的病程去區分,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若從發生的原因去看,可分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炎、新陳代謝的異常或寄生蟲所引發之肝炎等。 另外,肝內亦常見有一些良性局部性的病灶,如肝內囊腫、肝內血管瘤、肝內鈣化點、肝內結石、肝膿瘍等。肝病的症狀有哪些呢? 由於肝臟只有在包膜處才有神經,因此肝病的初期大多數都沒有特別的症狀。疲勞、倦怠、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是肝病較常見的症狀,可是這些症狀在其他疾病亦常見到。有些人可能出現腹脹、右上腹痛、或摸到腹部腫塊。肝膿瘍的病人則多半只有發燒的症狀。較嚴重的肝病則可能出現眼白及皮膚變黃,尿液變成茶褐色等的黃膽症狀。如何減少肝病的發生? 一、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如牙刷、刮鬍刀等。 二、 避免共用針頭,刺青,穿耳洞等。 三、 避免不正當的血液接觸及性行為。四、 不亂服藥物。幾乎所有的口服藥物,經腸道吸收後,都必須經過肝臟的處理。因此,不必要的藥物,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五、 接受疫苗預防注射。目前A型及B型肝炎已發展出疫苗,對於尚未感染過的人,經由疫苗注射產生抗體後,可提供10年以上的保護能力。如果案例二的謝先生在先前已接受三劑的B型肝炎疫苗注射,那就可避免這次的急性肝炎發生了。六、 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天然且新鮮的食物,避免加工過的食品,如罐頭、臘肉等,避免過度飲酒,保持適度的運動。七、 對於慢性肝炎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案例一的陳先生若能每半年接受定期追蹤檢查,則在肝癌發生的初期即可診斷出來,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肝病的治療與保健脂肪肝 目前並無任何的藥物可直接改善脂肪肝。因此,去除造成脂肪肝的病因才能改善脂肪肝。目前已知造成脂肪肝的原因有:體重過重,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藥物如類固醇、賀爾蒙等。在台灣,體重過重是最主要的因素,這樣的人需藉由飲食控制及適度的運動,使體重減輕,才能改善脂肪肝的程度,以及肝炎的嚴重度。減重是需要持續而漸進的,根據研究的結果指出,於6個月的時間減輕10%的體重是較佳的方法,過於快速的減輕體重,不但不能改善脂肪肝,還會加重肝炎及肝纖維化的程度。對於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患者,則需給予適當的飲食及藥物控制。急性肝炎 多休息,不要熬夜,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若有明顯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的病患,可考慮住院接受體液補充治療。此時期更應避免給予太多藥物,增加肝臟的負擔。慢性肝炎 對於肝功能正常的B型C型肝炎帶原者,目前並無適當的治療方法。日常生活與一般人並無特別差異,保持規律的生活,不要熬夜,適當的運動,多食用新鮮的食物,不亂服藥物,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最近幾年,對於慢性B型及C型肝炎,出現了一些新的藥物治療方式,給病人帶來了一些新希望。 對於e抗原呈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若肝功能指數GPT大於200,可考慮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肝安能』(Lamivudine)治療。若GPT介於80至200之間,依病人的個別狀況,可考慮給予半年期的干擾素注射,或使用口服藥肝安能治療。 對於慢性C型肝炎患者,若肝功能指數GPT大於80,病患尚未出現去代償性肝硬化(註1)的狀態,可考慮給予干擾素注射合併口服Ribavirin藥物治療6或12個月。 這些藥物治療方式並非對每一個患者都適用,且停藥後還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是否適合接受藥物治療應與醫師作詳細的討論。肝硬化 當肝病進展至肝硬化時,即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如腹水、食道靜脈瘤、肝昏迷等。目前尚無藥物可以直接改善肝硬化的程度,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減少併發症所造成的傷害。日常飲食上須特別注重均衡的飲食,在肝硬化初期尚未發生肝昏迷的狀態,應給予高蛋白飲食;但是若出現肝昏迷狀態,則需給予低蛋白飲食。若有水腫或腹水情形,則需限制鹽分及水分的攝取,必要時再加上利尿劑治療。避免便秘的情形,可減少肝昏迷的發生機會。若已產生食道靜脈瘤,則可考慮長期服用降門脈壓力藥物,如propranolol;當發生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時,則予以注射血管收縮劑,並接受內視鏡結紮手術或注射硬化劑。肝癌 初期的肝癌大多都沒有症狀,因此要能早期診斷,就只有靠定期追蹤檢查。目前對於尚未轉移擴散出去的肝癌,手術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其他的治療方式尚有:肝動脈血管栓塞術、經皮穿刺酒精或醋酸注射治療、微波熱燒灼術等,這幾種治療方式對於數目小於三個的小型肝癌,亦有類似手術切除治療的成果。至於哪一種治療方式最適合,則應考慮腫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目前的肝功能狀態,年紀,以及患者本身的意願等,與醫師討論後決定。相關知識 : 常見的吸毒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