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請「接此」回報給我們。

心臟血管疾病介紹

53 1

 

 

心臟的構造相當複雜,但大致上可分為心肌、瓣膜、冠狀動脈、傳導系統和心包膜。心臟病其實是泛指所有的心臟毛病,一旦以上提及過的心臟部位有任何疾病,一般都會稱為心臟病,而以下介紹的都是較常見的心臟疾病


心臟衰竭是嚴重的疾病,會造成健康的大問題。有調查指出每100人當中,就有2-3名心臟衰竭患者。心臟衰竭是心臟無法唧出足夠血液來符合身體需求,所產生的一組症狀。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任何的心臟疾病,都可能引起心臟衰竭。引起的嚴重程度也不一,完全看問題是什麼,以及問題發生多久。


先天性心臟病是指出生時就有心臟缺陷。每1000名新生兒中,約有6-8名嬰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常見的心臟缺陷如下:

形成異常血管而妨礙血流 瓣膜阻礙血流或引起滲漏逆流 主要動脈或主要靜脈與心臟之間,連接失常或顛倒 心房或心室之間的缺陷,使血液自心臟右側流入左側而沒有經過肺臟,或是自左側流入右側而沒有經過身體其他部位

心臟有四個瓣膜,以控制血流方向。先天性缺陷、老化使鈣質沉積於瓣膜,以及感染等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瓣膜疾病。瓣膜開口可能變得狹窄和緊繃,使通過瓣膜的血流受限。血流回堵導致鬱血性心臟衰竭的症狀、心臟腔室擴大、以及心肌過度生長而導致心絞痛,也可能出現各種心律不整問題。瓣膜也可能無法恰當地關閉,致使血流以錯誤的方向往回滲漏逆流。隨著每回心搏,心臟必須往前唧出額外的血液,以彌補往回滲漏的血量,而使心臟腔室擴大,且唧出血液的效率變差。這樣也會導致鬱血性心臟衰竭和某些心律問題。


冠狀動脈是心臟本身的循環系統,供給心臟血液、氧氣和營養。大部分冠狀動脈疾病的原因是脂肪沉積於動脈壁內襯的動脈硬化。主要發生於大型冠狀動脈。會引起冠狀動脈狹窄。當狹窄嚴重時,會造成血流阻塞,使心肌無法經由冠狀動脈獲得足夠的血液和氧氣,也就是所謂缺血。

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可能以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來呈現。猝死是無預兆、最戲劇化的症狀。心肌梗塞則會導致嚴重殘疾和死亡。最輕微的症狀,則是無症狀的心肌缺血。這兩種極端症狀之間的表現是程度不一的心絞痛或胸痛。


正常的心率範圍在每分鐘50~100下之間,稱為正常竇性心律。在這樣的心率範圍內,通常是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跳,而超過上述範圍的心率變化,不管是增加或減少,都可能會造成問題。心律不整問題的嚴重程度不一,可能很輕微或沒有症狀,也可能非常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心包膜是指環繞心臟與相連大血管基部的囊狀構造。它固定了心臟的位置,減少心臟跳動時所產生的摩擦。此外,它也有保護心臟的功能,使心臟不受周圍發炎反應的直接影響。心包膜疾病包括了發炎、液體堆積或彈性下降。